生命共同体善治的新范本 ——厦门市小流域综合
2015-12-19 08:27作者:碧蓝环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政府励精图治,在2014年12月召开小流域综合治理专题会上确立了海沧区过芸溪(沈海高速公路以北)、集美区后溪(许溪段)为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单元。中共厦门市委王蒙徽书记指示:要完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机制,以小流域为区域单位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系统综合治理,形成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积极创新“百姓富、生态美”机制。 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集美区、海沧区及市直相关部门以“问题导向、系统治理、多元共治、创新机制”为基本原则,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民富”、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厦门经济特区的试验田播种、耕耘,积极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如今已经探索形成“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善治的新范本。为厦门市作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田”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问题导向,统筹规划 2014年12月中山大学和中国水科院研究团队密切配合,在海沧区和集美区政府的配合下,全面扎实开展试点区域范围内农、林、水、土、田及污染源、村庄和农民生活等现状调查,向全市相关部门搜集资料,并与流域范围内各村的村干部座谈,详细了解各村的基本情况、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污染治理、水利设施、村庄特色农产品、自然人文特色等情况,科学评估小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安全状况,深入分析小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抓住关键症结,提出初步空间方案,拟定了近期要落实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统筹编制了《厦门市小流域农林水土统筹发展规划(海沧过芸溪)》、《厦门市小流域农林水土统筹发展规划(集美许溪)》。 海沧区启动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流域污染源调查摸底,梳理出了玛瑙等小作坊、蛋鸭养殖、鱼类养殖污水淤泥和生活污水等四大类污染源,确定了以过坂水库为核心,以过芸溪南北走向的两条溪流带沿线为重点的“一核两带”景观游憩体系,分为生产、农村生活、生态建设三大类治理框架内容。集美区调查梳理出17个入河排污口及流域内工业、农业、生活、养殖和洗沙五大类污染来源,确定了围绕着“一带四园”田园风光建设、闽南古村落整治保护及开发、河道整治、控源截污、山体林相改造五大块治理框架内容。 2015年2月5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厦委办【2015】11号),两条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有了科学规划的引领和工作方案的依据。 (二)创新机制,率先垂范 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是综合考虑了问题的代表性、目标的可达性和试点单元的工作基础,围绕着“形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系统,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及生产渠道,使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生态有效、协调可持续发展,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的总体要求而展开。按照“边整治、边立制”的要求,将小流域治理与共同缔造结合、与“百姓富·生态美”结合、与“保持乡村生态原貌”结合,不断探索、建立健全一系列与之相适应、可持续的体制机制,巩固治理成效。 为了组织开展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厦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海沧区和集美区政府组建了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小流域综合治理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市小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多次实地调研协调,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强力推进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办公室建立了督查督办和联动工作机制。每周下现场指导、每半月调度一次,以《工作简报》形式收集、汇总、交流、反馈工作动态,形成信息共享,并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协助推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海沧区和集美区政府建立由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直部门和技术支持团队指导、镇(街)为责任主体、区直部门配合、发动村民参与的机制。按照“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不断完善规划方案,以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动所属地镇(街)、村干部全力配合,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节点工程改造。 市直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主动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寻找自身定位,打造工作亮点,与区、镇、村和专业团队紧密对接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环保部门着力推进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水利部门着力推动溪流、河道治理工程;国土部门着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部门着力推进美丽村庄及分散式污水处理建设;农业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种植示范园区、水产畜禽养殖清退治理;市政部门着力推进村庄雨污分流与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三)多元共治,勇于探索 1.突出重点实招 结合梳理的污染源,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确定治理重点。重点突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源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等。通过植树造林、林相改造,逐步提高水源涵养、林地供氧和生态补水能力;通过溪流河道治理及生态柔性护坡建设,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水系绿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景观效果,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经监测,水质明显改善,试点流域基本达到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实现了“水清,无异味”的目标。 2.营造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传统宣传阵地,通过在村内人群聚集处拉横幅、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村(居)务公开网站、短信平台发送宣传口号、娱乐民俗活动等方式。组织村“两委”、网格员积极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意见征集表,与群众面对面宣传小流域治理内容,收集整理治理意见,从而使宣传发动更加有效、工作开展更加有针对性;将流域治理的理念、意义传播到群众中,营造宣传氛围。 3.转变发展模式 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鼓励和创导社会有志青年依托小流域整治后的良好生态资源优势,返乡创业。扶持和培育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现代都市农业、文创产业,不断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向更加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方向转变,拓宽了农民致富途径。在对村庄实现精致化提升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解决农户散乱经营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发展绿色农业、精细农业。 4. 保留原始风貌 按照王书记“治理小流域也是唤醒乡愁过程”的理念,将小流域治理做为“多规合一”深化和拓展的载体。充分结合本地乡村特色,围绕大榕树、宗祠等公共空间节点,用共同缔造方式进行村庄美化改造,包括房前屋后环境、公共空间建设、乡村建筑等;绿化更多采用本地物种,保留原滋原味;坚持不大拆大建、不硬化土地、不破坏耕作层,不建设城市公园,保持自然生态,形成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环境。 5.构建致富平台 结合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对各村特色进行挖掘、提升、营销,打响“一村一品”品牌;完善“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协会和群团组织作用;引导成立青年创业者协会,涵盖民宿、农家乐、城市菜地、苗木花卉等行业,并整合行业内资源,有效调动青年共同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让农民既出租土地,又将土地折算成股份分红,到农庄就业赚取工资,销售农副产品,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家情”的旅游格局;举办各类活动带动人气,积极构建致富平台。 二、经验体会 (一)必须把生态资源作为高位理念,实现“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战略资源。在流域整治中,大力整合培育生态资源,推动生态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既实现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创造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百姓增收致富良性循环的成功案例,构建了新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二)必须把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实现“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 回顾以前的小流域治理模式,主要以治理河道为主,忽视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结果边治边污,治标不治本。必须坚持全域、全面规划,做到流域治理、现代都市农业、生态修复、水系整治、景观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 (三)必须把群众增收作为关键环节,实现“被动保护”向“自觉行动”转变 “人”和“利益”始终是小流域治理的最活跃因素。小流域治理必须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疏堵结合、因势利导、由物及人,以群众增产增收为关键环节,通过利益驱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四)必须把机制创新作为核心基础,实现“短期行为”向“长效保持”转变 通过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干部考核机制等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机制,把小流域污染治理纳入科学化、法治化轨道,形成了推动治污的强大内生动力。 (五)必须把全民参与作为坚实保障,实现“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小流域治理需要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变“以政府为主导”为“以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多元治理格局,充分发挥群众、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作用,真正赢得了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公众智慧“最大化”,营造共同缔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碧蓝环保) |
- 上一篇:2015年中国水环境污染大事件盘点
- 下一篇:2015水处理行业十大关键词
联系我们